Freyr

不要给我的老文点赞 感谢
补档见afd同名id或wland(wid.89438)

【玄亮|仿《世说新语》】巴山雨录 其四

#伪书 其一 其二  其三

#少量维亮内容 但是严格意义上并不是CP向所以没有tag

#孙十万保护协会成员请谨慎观看此文


先主屯樊口,遣武侯使江东以结盟好。时后主襁褓,故未尝面武侯也。即初度*,犹不能语,先主忧。伺武侯还,左将军阖府迎于津,后主睹武侯容,忽呼其表字,口齿甚清。先主甚奇之,喜曰:“岂与孔明有故邪?”左右笑曰:“自其使于吴,公终朝所言,十有九者必称之。公子虽幼,亦耳濡矣。” 

——《巴山雨录·宠礼》 

(*初度:生日,此处指周岁)

吴大帝素慕武侯逸群之才,尝欲留之,不得。遂故言于武侯,讥曰:“闻刘豫州与君情同鱼水,《庄子》云,‘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以鱼自喻,以水喻君,其诚可知也。然三晋亦有谣曰,‘河鲤跃龙门,过而化为龙’。即鱼化龙,腾万里,凌碧霄,视水将如何也?徒一池清波,了无故意。”举座欢笑。武侯色不变,从容对曰:“《易》云,‘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鱼既化龙,水辄腾云以从,相偕于青天。盖鱼之于水,龙之于云,得则两生,失则两亡。江左丰水,惜其所不足者,鱼耳。” 

大帝闻之汗下,自悔失言,下席以谢之。 [1]

——《巴山雨录·夙惠》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摘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意为“鱼争相投水,人争相求道。”)

建兴五年,武侯得子瞻,瞻即卫将军。明年,大将军维从还成都,至武侯府,见一木偶供于堂,遂问曰:“丞相素远鬼神,所供者何人?”武侯曰:“故魏之前将军张文远也。”大将军怪之,曰:“丞相安与之有故?”武侯颦蹙,目以襁褓而叹曰:“否,非若是也。但求张文远之威可止小儿夜啼,无果。”大将军解颐*,曰:“闻辽名辄恐而止啼者,江东犬子也。公子诞于益州,何惧之?”相视而笑,武侯遂除木偶。 [2]

——《巴山雨录·排调》

(*解颐:因为听到有趣的话而面露笑容。)

武侯方入川,以不服水土兼车马劳顿故,病,犹夙兴夜寐,斟酌损益。左右间闻先主,先主即入其室,见武侯神形憔悴,既怒且怜,强使同器而食,同榻而寝。武侯恐先主亦因染恙,固辞,欲避之。先主故作恚恨色,曰:“卿入为心肝,出为肱骨。孔明多识,古今安有失其心肝、折其肱骨,犹生之人?”

武侯感其意,遂不复为劳事,旬日复愈,先主犹伴左右,无去。武侯遂问其故,先主饰辞曰:“先时孔明方出,与孤亦食同席,寝同榻,卿亦未尝问其故。”武侯但笑不语,允之。

——《巴山雨录·宠礼》

建兴十二年秋,武侯病笃,呕血逾升不止。即夕神思昏沉,忽见一人至于榻侧,切问其疾,音容似先主。武侯勃然作色,按章武迫之而斥曰:“请速去之。吾主一世之雄,仁义著于四海,民咸感念其德,尽日无忘。纵功未成而身死,其灵当庇吾民无虞,佑汉室中兴,永世不灭,必不至堕而为鬼!” 

其人目以之,曰:“匪鬼,卿梦耳。” 

——《巴山雨录·伤逝》

卫将军瞻八岁失怙,既长,尝问左右求武侯遗像,莫能得。后主闻之,遂命宫中有能者画。大将军维尝从武侯征,习武侯,乃亲作丹青一幅,言可意得也。图成,后主悬之宫中,呼先时府中长史、府令等视之,皆曰甚似,栩栩若生。后主嘉其义。大将军一时嘿然,久曰:“日夜无相忘。” 

时为延熙七年,武侯既卒逾九载。瞻雨泣,后主亦泣。 

后大将军欲复安社稷而功败,身殉,妻子亦皆伏诛。蜀中旧民谓曰:“丹青不渝也。” [3]

——《巴山雨录·伤逝》 

卫将军工书画,强识念。蜀中民追思武侯,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其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 

景耀五年,大将军率众出汉,为邓艾所破,还驻沓中。卫将军瞻、辅国大家军厥等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弊,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大将军闻之,书曰:“‘瞻彼日月,悠悠我思。’丞相所瞻者,先帝遗志,欲还帝于旧都也。君字思远,今何故偏安而足!” 

卫将军得其书,乃哂而嘲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瞻望弗及,实劳我心。’日月者,明也。瞻者,望而弗及也。” [4]

——《巴山雨录·轻诋》 

先主尝悬一檐铃于其楣。武侯身长八尺,修若潇竹,每谒先主,从下过,铃辄触其额,作泠泠磬音。 

武侯以为先主存意以戏之,让曰:“五音令人耳聋,不为圣人所好。闻檐铃动,心难平。”先主笑而解之,曰:“卿至,纵檐铃不动,心亦动。” 

——《巴山雨录·言语》 

延熙年间,宫人一日于永安宫中得章武旧制琴谱、灯屏数种,椅桐梓漆琴一张,无弦。其背阴刻琴名曰“卿至。”或云为先主手斫而未成,遂献于后主。

后主以赐武侯,曰:“亦先时情之所寄也。” [5]

——《巴山雨录·伤逝》 

 [1]黑了十万,对不起。

记得玄亮有个老虐梗叫“鱼已化龙,再无需水”,一直很想让丞相亲口驳这个梗,想了好几个人物,最后觉得十万比较逗逼,这话从他嘴里出来最正常,而且总觉得他一旦牵扯上你亮的时候就基本完全放下为人主的矜持了……

在我心中玄亮也确实是“得则两生,失则两亡。”他们俩是相互成全的,这才有千古第一君臣的“先主武侯同閟宫”。

这里十万所引《大宗师》除了“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还有一句更为知名,也就是“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表面上是夸宝备三顾茅庐放孔明是求道,实际上是说现在他俩患难与共,终究还是要劳燕分飞。(关于“相忘于江湖”历来有很多种解释,这里就选择这最俗气也最脍炙人口的一种了)丞相就接着他的比喻说下去,高调秀爱之后“江左丰水,惜其所不足者,鱼耳”损十万是心胸狭隘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实际上江东缺少的不是像他这样的士人,缺少的是像刘备这样的贤主。

都其四了,终于玩了一把鱼水梗,开心。

可能有的太太会认为十万这样事OOC了,毕竟人家都能在驴脸上写自己最宠信的臣下之一的名字,别国使臣来访挑唆自己的臣下花样百出地怼人家,肯定是非常礼贤下士懂得尊重的人了。

[2]又黑了十万,对不起。

那天偶然发现,二君侯属虎(如果按照演义162年算的话),权仔属狗,所以二爷说“虎女焉能配与犬(权)子” 嗯……二爷逻辑鬼才 没毛病啊 罗老师就是罗老师 实乃业界玩梗第一人啊

闻辽止啼梗。

《魏略》: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由是威震江东。儿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辽恐之。


所谓同一个三国,同一个父母。至于效果怎么样……这种玄学恐怕就跟夏天在寝室里挂阿丕的画像来驱蚊差不多吧(·_<)−☆

【相府哄孩子实况.avi】

丞相:瞻啊,别哭了。你要是再哭……再哭张辽就来抓你了啊!

突然打破次元墙的张辽:我不是我没有你别乱说啊

阿瞻:——!!!!!!

伯约:丞相,我觉得这样布星。咱们季汉人民要因地制宜,发挥创新精神。

丞相:你说得对,我们应该走季汉特色主义吓唬小孩道路。

黄夫人:我知道了,你要是再哭,我和你爹就把你送给先帝当儿子。

同样突然打破次元墙·把儿子弄丢一次扔一次还让后妈绑架了一次·东汉第三不靠谱的爹(曹老板和十万在这方面不分伯仲)先帝:好啊!正所谓我的儿子就是孔明的儿子,孔明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儿子嘛!

阿瞻:。

从此阿瞻再也不敢半夜哭了。先帝表示作为仁德之君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鉴于你表现良好,我不让你当儿子了,那你给我当孙子好了。

私心想让甜姜偶尔也能跟丞相撒撒娇说说笑笑,毕竟丞相走了以后,伯约就越来越沉默了。

“其胆大如斗”的人,怎么会是没有心病的呢。

[3]

《明史》:(崇祯)帝五岁失太后,问左右遗像,莫能得。傅懿妃者,旧与太后同为淑女,比宫居,自称习太后,言宫人中状貌相类者,命后母瀛国太夫人指示画工,可意得也。图成,由正阳门具法驾迎入。帝跪迎于午门,悬之宫中,呼老宫婢视之,或曰似,或曰否。帝雨泣,六宫皆泣。


历史上似乎并没有(我没找到相关资料)记载伯约善书画,所以算是私设吧。

阿斗和他的父亲差了四十六岁,和丞相差了二十六岁,或许从年龄上看,比起和先帝,他和丞相才更像是父子。我不赞同任何洗白刘禅的行为,但我也不讨厌他。

这其实是三个“遗孤”追思一个共同的“父亲”吧。

(摘自百度)丹青比植物性颜料保存时间长,不易褪色,因此常用来比喻坚贞:丹青不渝。

穷时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4]伯约引的诗出自《诗经·国风·雄雉》,是一首望归诗,全诗如下: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说的是先主,是丞相,也是伯约,他们都为了“瞻彼日月”终其一生都没有返回故土。丞相父子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可以说很符合他们的个性和命运了。

思远引的诗出自《诗经·国风·燕燕》,有史可考的最早送别诗之一,全诗如下: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思远引这首诗,一方面是自嘲自己根本比不上父亲(阿瞻的忠诚毋庸置疑,那能力真的有限,事实上整个刘备集团的第二代基本上没有拿得出手的,我认为这跟季汉整个政治文化有关系,跟个人关系不大),只能望着父亲的背影“瞻望弗及”,他也觉得很痛苦;另一方面他心里不希望伯约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将一切都献给这个国家和北伐,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

我认为诸葛瞻从心底是不认同北伐的正确性的(至少是他开始从政以后的北伐行动),但同时我相信他从心底对这个自己父亲曾经视之如学生的前辈,是没有任何私怨,甚至应该是亲切的。他会阻止姜维北伐,但也可以为了他战死沙场,这不矛盾,并且当时的每一个季汉官员(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极个别几个),都可以做到“公私分明”,这也是我最喜欢季汉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里有非常微量的维瞻,不过应该没人看得出来吧)

[5]

《崇祯宫词》:帝一日于某宫中得天启旧制沉香假山一座,香几、灯屏数种,谕收贮,曰:“亦一时精神所寄也。”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里很明确地写道“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关于玄亮两个人的音乐素养 @伊蕾聆音 太太有做过一篇很详细的科普 感谢太太

这种感觉很难描述。非要类比的话,感觉就像你给心上人设了个特殊的来电提醒吧。

为什么先主手斫的琴叫“卿至”?

因为“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成都是回不去了。

只好“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这章玄亮糖不多我自己也知道(´・ω・`)而且很抱歉的是感觉这章宝备都没咋出场 不过从其一写到其四加起来也有七千多字了

其五(如果还会有其五的话)应该就是伪书的最后一篇(实在没啥梗了)

而且写这玩意虽然看起来很短,其实还挺费时间的,经常要翻文言文辞典。码字的时候经常想起来高三的时候英语老师悲愤欲绝地跟同学说:“不要拿中文的思维硬去翻译英文!”

我现在写文言文感觉就是用现代文硬翻回去的 很废柴

不过点梗持续有效(。ì _ í。)(话痨小透明小声说:不想点梗有评论也行呀)


评论(34)

热度(144)

  1. 共8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